2013年至今,北京市民邹毅每天坚持在同一时间、地点、角度,用镜头记录天空。十年来,3500余张照片汇集成视觉空气日志《北京·一目了然》。翻看日志,时光流转,北京已经从雾霾压城的“困局”中走出,蓝天白云比例不断提升。
不仅在北京,蓝天在全国各地已成常态。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降至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上升5.0个百分点,达87.5%;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比例降至0.9%。十年,蓝天已从百姓的迫切期待,转变为生活里的日常景象。
矢志不渝降污染,勠力同心争蓝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以不可动摇的定力保卫蓝天。
以降低PM2.5浓度为核心的大气污染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重大的民生问题。
改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牵挂,他曾多次对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重要指示,为大气治理指明努力方向。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军令状,立行立改,不能把雾霾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了!”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这是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更是一以贯之的绿色担当。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规划密集出台,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治气政策工具不断优化——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
“大气十条”剑指雾霾产生的根源,拿出了35条“硬措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燃煤锅炉整治、扬尘综合整治……经过五年努力,我国“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PM2.5浓度明显下降。
为巩固阶段性成果,改善依然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打赢”二字,意味着更敢于动真碰硬的坚决态度,更敢于啃“硬骨头”的魄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全面统筹“油、路、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多项有力行动,使得蓝天保卫战的“作战图”日益清晰。
三年后,PM2.5和优良天数均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蓝天保卫战交上了圆满的答卷。
“擦亮”蓝天的系列部署仍在持续。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其中明确了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和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等要求。
十年来,蓝天保卫战不仅有了更高标准,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依法治污、强力监管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2016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将“大气十条”实施以来行之有效的措施法制化,条文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了八章129条。
新大气法规定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原环境保护部对省级政府实行考核、未达标城市政府应当编制限期达标规划、上级环保部门对未完成任务的下级政府负责人实行约谈和区域限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转向以质量改善为核心提供了法律保障。
十年来,为给群众留住更多蓝天,党中央、国务院层面持续“高位推进”——
2013年9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2018年,这一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
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成立。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通过连续部署、制度保障、高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逐渐走上生态环境保护的舞台中央。
战略部署“致广大”,多措并举“尽精微”
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既要胸怀大局,做好顶层设计,又要落细落实,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重点时段多处着手,积微成著。
十年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成为综合防治决策的重要支撑——
2012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印发实施,提出在“三区十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工作,为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奠定基础。
京津冀广泛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区域预测预报中心;紧盯京津冀空气污染的传播通道,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关闭小型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取缔违法“小散乱污”企业等手段多措并举,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如今不止京津冀,在珠三角、长三角、汾渭平原、苏皖鲁豫、天山北坡城市群……信息共享、磋商协商、联防联控的协作机制已成为刺向地区污染的“合力之剑”。
十年来,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成为不二之选——
彼时,最受关注的污染物还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监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是PM10(可吸入颗粒物)。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新修订,初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其中增加了PM2.5指标,收严了PM10、NO2指标;CO、O3、PM2.5三项污染物成为新增监测项目;空气污染指数“变身”为空气质量指数。
进入“十三五”期间,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始成为热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专门出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方案,各地也在“十四五”规划中对VOCs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大气污染治理开始以细颗粒物和O3协同控制为核心,积极探索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减排,对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
十年来,重点行业大力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和末端减少大气污染物——
火电、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及系列排放标准陆续出台;重点行业开展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持续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钢铁产能近3亿吨、水泥产能近4亿吨、平板玻璃产能1.5亿重量箱、煤炭产能超10亿吨;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
202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较2013年增长26%,而煤炭消费量基本持平,清洁能源占比上升到25.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稳居世界第一。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
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绿色化。大力推进“公转铁”,2021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2亿吨,实现“五连增”,推动建成投运多条企业大宗货物铁路专用线。连续实施重型车国四至国六排放标准,新生产重型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下降90%以上。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车用油品标准从国三升级到国六,硫含量下降90%,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用燃料油“三油并轨”。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搬迁重污染企业,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消灭裸露荒地,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同时,也加快了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严控重点时段重污染天气出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7年起,我国在重点区域连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绩效分级,覆盖钢铁、焦化等39个行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进行差异化管控,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区域共27.5万家涉气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提前部署限产停产措施。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多万户居民的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保障百姓温暖过冬。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范围又增加了晋冀鲁豫地区20个城市。
正是由于多年来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重污染天气越来越少了,PM2.5浓度越来越低了。2020年第四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9%;重污染天数比2016年同期下降87%。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今年年初,冬奥会赛期正值冬春交汇季节,环境气象条件不利,国际舞台却见证“北京蓝”贯穿北京冬奥会始终。历经雾霾,方知蓝天美好。望着各国运动员在湛蓝的天空下腾空翻转于首钢滑雪跳台,广大人民群众也对蓝天获得感有了更多切身体会。
创新手段根除症结,步履不停奋斗不止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大仗、硬仗,不光要用狠劲、韧劲,还要用好“巧劲”,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问题根除症结。
为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从总理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专题研究。
2017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成立。经过3年的努力,我国在大气污染成因机理、影响评估、精准治理、预测预报等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
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开展“一市一策”技术帮扶。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治气“送技术、解难题”。
山东省德州市创新了降尘和积尘双考核、差异化减排以及冬防跟踪会商研判等多项做法;
河北省邯郸市开展了区域敏感源筛选研究以及邯钢搬迁的厂址优选工作,支撑区域污染源优化减排;
山西省长治市科学开展抑制扬尘、限制机动车、重点管控工业和民用燃煤燃烧等工作;
有了“量体裁衣”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各地空气质量也随之改善。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总理基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 圆满完成。
应对大气污染不仅要溯源,还要提前监测预警,方能在运筹帷幄之中妥善应对。
201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设立了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中心,逐步建成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和具备多模式集合数值预报能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逐步完善。
2016年,全国区域、省级站、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联网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初步建成。
大气污染日常监督监测也借上了科技“东风”。借助大数据、走航、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领衔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各地逐渐搭建起自己的智慧监管平台……生态环保铁军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身佩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脚踏实地地在治气路上努力作为。
从“凭经验”到“靠数据”,逐步形成了预警、监测、考核、执法、治理一体化的大气环境监管体系。
2017年4月,224人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开展强化督查,既督企又督政。对督查中发现的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慢作为,环保责任不落实等情况,既公开又追责。对工业企业环境违法问题集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不力的城市,进行挂牌督办或公开约谈,发挥督查的震慑效果。
执法监督强化边督边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跟踪管理,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对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隐患,推动问题及时整改。
随着治污工作的细化,“强化督查”变为“监督帮扶”,由秋冬季攻坚拓展到聚焦夏季臭氧防治,重点区域范围扩大……
“十三五”期间,大气监督帮扶累计检查企业(点位)210万个,帮助地方发现问题27.2万个,完成6.2万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推动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治气漫漫路,十年见变化。十年来,我们头顶上天空的“颜值”一年比一年高了,我们呼吸的空气一年比一年清新了,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幸福感也一年比一年增强了。这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成果。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让我们站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的新起点,征程不止步,昂首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