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准确界定雾霾的内涵,诊断发生原因,精准施策,才能以较小的投入收到治理污染的预期效果。
2016年11月初,雾霾从中国东北蔓延到华北,使人联想到雾霾与供暖有关。而北欧国家供暖季节却蓝天白云常见,说明雾霾并非供暖的必然结果。污染治理,本质上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如果不能对症下药,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误伤”,这是需要避免的。
科学认识雾霾及其形成机理是当务之急
雾霾,科学上的解释是一种“气溶胶悬浮在近地表面1000-3000米形成的大气混沌现象”。一般的认识是,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等,是雾霾形成的前提条件。如燕山山脉以南及山坳盆地等,在“逆温”或“逆温层”气候条件下,就会出现雾霾多发天气。
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污染物浓度达到某一临界状态必然形成雾霾,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尚未准确解释雾霾与污染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的上空被污染物“笼罩”,但并没有出现大片雾霾天。前些年傍晚在香山顶上能看到北京上空覆盖着一层像锅盖的云雾,但那时也没有像近年来的雾霾天。因此,有必要准确界定雾霾是气象术语还是污染术语,否则概念混乱容易误导公众。
PM2.5是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及其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并积累的结果。由于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的变化,同一天不同时段或不同污染过程的源解析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时段同一区域,因为采样点、采样数量、化验评价方法不同,不同研究团队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总体上看,煤炭燃烧排放、机动车排放、工业排放、扬尘和周边输送等,是PM2.5的主要污染源;而“秸秆焚烧”是一些区域性的雾霾污染源。近年来,也监测到了PM2.5数据的短时变化,但污染物浓度的短期快速变化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研究雾霾形成的机理十分迫切。
如不弄清雾霾与污染物的关系,以关停企业为手段防治雾霾,将“错杀”企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雨露滋润禾苗壮”,雾对人和生物没有什么害处。雾天不需要治理,以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人也无法控制雾天的出现。因为气压低、扩散条件差,污染物积累到一定浓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控制人为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只是雾霾天的应急措施。总之,只有准确界定雾霾的内涵,诊断发生原因,精准施策,才能以较小的投入收到治理污染的预期效果。
燃煤排放是供暖期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大气污染在供暖期明显重于非供暖期。有关研究表明,PM2.5的物质构成包括直接排放的烟尘、粉尘、扬尘等细颗粒物,以及各种化学成分反应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北京市的源解析发现,PM2.5中约30%的颗粒物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等的直接排放(一次颗粒物),70%的是转化而来的颗粒物(二次颗粒物)。北京大学对北京城区2010-2014年PM2.5污染的分析发现,PM2.5浓度在供暖期的平均水平比非供暖期显著增高。3月份供暖期PM2.5平均浓度比非供暖期升高了33%-66%;11月份从非供暖期到供暖期后PM2.5平均浓度增长了23%-179%(2014年的大幅增加是由于APEC会议期间减排措施的反弹)。
燃煤排放是供暖期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2014年,除北京和天津外,华北地区消耗的能源90%是煤炭,年均燃煤4亿吨,约占全国的1/10、全世界的1/20。华北地区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却使用了世界5%的煤炭,即单位面积上的煤炭使用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倍。北京市虽实现核心区无煤化、城六区无燃煤锅炉,但即使在红色预警期间,郊区和农村还能查到煤炉的浓烟。京津冀还是钢铁、水泥、发电、化工等排放大户集中之地,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一旦遇到不利的天气条件,难免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
优化供暖期热源结构,重点解决散烧煤污染问题
应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并将解决散烧煤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一次能源。据测算,全国每年煤炭散烧约6亿吨,其中22%的是劣质烟煤。未经处理的1吨煤散烧排放的污染物是燃煤电厂的15倍,采暖期排放的PM2.5是非采暖季节的13倍。“煤改气”工程固然会产生减排效果,但中国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煤层气、页岩气等的开发利用也有待时日,将供暖能源寄托在进口上存在安全隐患。
拓展供暖热源,也非常必要和迫切。电、燃气、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采暖方式,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可推广油、电、气等优质能源供暖,也应大力推进工业余热利用。据估计,中国北方供暖期工业余热资源量约为1亿吨标准煤,只要用其中的70%就可以为城镇集中供热提供基础负荷。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气体以及地热等,也可以开发作为供暖热源;可将小区、学校等单位分散供暖的管道连通起来,并减少或淘汰分散供暖的小锅炉。应鼓励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通过政府和民间资金合作等,对保温性差的老旧高能耗建筑住户给予适当补助,并作为节能改造的优先对象。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下,使居民更好地享受供暖服务。
防治城市PM2.5污染应当从汽车减排入手
北京市环保局的研究发现,就雾霾天气的发生过程而言,在污染物浓度快速升高阶段,燃煤排放的贡献要大一些;在静稳气候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积累阶段,机动车排放的贡献更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雾霾天气发生过程中,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是应急重点。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之一,汽车在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排放大量污染物加重大气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光化学污染。
怠速行驶及堵车时,汽车排放的尾气比正常行驶时要高出许多。据研究,汽车怠速状态下排放的PM2.5是行驶顺畅时的五倍。驾驶员均知,假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油耗是8升,在城里堵车时将增至10升以上,增加的油耗变成了汽车尾气。北京堵车非常严重,早晚高峰时的平均车速仅有20公里/小时,不仅多耗油,还多排放污染物。据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天机动车出行比例仅比正常天气条件下低1.23%.北京市环保局数据还显示,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总量的57%,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约占38%.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使大气氧化性增强,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还转化成为细颗粒物。
据清华大学的有关研究,20%的尾气超标严重车排放了65%以上的污染物,即少数尾气超标严重的机动车排放了多数污染物。虽然22万辆重型柴油车仅占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的4%,却排放了50%和9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夜间2-3万辆大货车行驶,即使达到国Ⅳ排放标准,也相当于二、三百万辆国Ⅴ标准的小客车在行驶!这也是北京夜里几乎没有车行驶,凌晨PM2.5浓度却比白天高的原因。机动车在路上行驶,车轮碾压会带起地面灰尘,从而使道路附近PM2.5浓度升高。淘汰汽车的继续使用,还会使大气污染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
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在淘汰超标车、开发节能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和排放标准、在加强用车检测维修、鼓励低碳出行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降低尾气污染。
机动车尾气减排措施
1.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大幅降低硫含量。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执行国Ⅳ标准,而部分地区仍在执行国Ⅲ标准,即汽油含硫量不超过150ppm(百万分比浓度),车用柴油硫含量不超过350ppm.提高油品质量是企业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应尽的责任。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系统中,应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切实降低尾气污染。
2.进一步实施检查维修(I/M)制度,减少在用车污染物排放。严格机动车排放检测维修标准,以实施I/M制度为抓手,对节能、新能源车给予必要补贴,推动公交、出租、物流领域率先使用新能源车辆。通过收取拥堵费等措施,减少汽车使用,提高平均车速,避免怠速排放更多污染物。
3.加大超标车的淘汰力度,全面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制度。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减排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重点,应加快老旧汽车和黄标车等超标车的淘汰速度。加强大货车、特种车辆、农用车、摩托车和低速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如果不达标就禁止运营,维修后仍不达标则必须淘汰。
4.加快节能新能源车的开发。坚持多层次、多元化路线,提高汽车节能技术水平。制定并实施国家示范项目和行动计划,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加速高效内燃机、先进传动与驱动、车身轻量化、整车设计与优化技术等汽车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替代燃料技术开发,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调动汽车制造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中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雾霾治理的本质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尽管非一日之功,但也不应放松。美丽中国的天空绝不应是灰蒙蒙的。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治愈大气污染的预期效果。
1.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1)应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改变经济增长对低成本扩张的高度依赖。将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转到培育以自主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上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替代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
(2)把节能、减排、安全、质量等指标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将经济增长潜力转变为增长现实,投资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投资应起到短期促进经济增长、并为长期奠定基础的作用,而不能“今天建明天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重中之重。如果制造业效率不能提高,中国就难以摆脱资源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地位;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发展服务业也是“一厢情愿”。推动重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向重点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产业重组,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发展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产业,向价值“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
(1)完善市场机制,积极开展相关产权交易试点。采用市场化机制是弥补市场缺陷、降低政策成本的有效措施。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使用权交易等机制。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并从从量征收转向从价征收;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合理提高各类排污费征收标准;在试点征收碳税的同时应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以使企业总税负不加重,体现改革的“双重红利”。稳步推广排污权交易、特许经营制度等市场化经验,逐步在重污染行业制定和推行环境污染企业强制性责任保险制度。
(2)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施行企业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企业受利益最大化驱动,向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获得了额外利润,污染治理成本却由群众承担。“企业发财、公众受害、政府埋单”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与党中央提出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相去甚远。应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将绿色信贷成效与银行工作人员履职评价、机构准入、业务发展相挂钩。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或改制上市。
(3)应重视污染治理的协同效应,避免在治理中又产生新的污染。传统上,大气污染治理将排入大气的污染物脱除了,如中国电厂污染治理实施了脱硫工程、脱硝工程,却产生了大量固体污染物。因此,应实现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一体化,协同处理污染物,这不仅减少重复投入,还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源,收一举多得之效。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1)提高决策者认识,使之认识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应只考虑眼前暂时的幸福,而应顾及长远,并自觉运用到宏观经济决策和行动中。
(2)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好的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和全体公众的共同行动。政府要做好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发挥在法规、标准、规划、应急预案等的制定及检查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创造条件。
(3)鼓励低碳出行。引导居民购买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驾驶员的节油技能,雾霾天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据测算,全国机动车如果停驶一天,可节省燃油上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
(4)保护大气环境质量,需要大家共同面对、共同行动。公众应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恢复“自行车王国”地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环境信访、12369环保热线、网络邮箱等信访投诉渠道,推进绿色创建活动。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提升民间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空气质量关乎广大公众的人体健康,是一件民生大事,对其形成机理需深入研究。大气污染防治要打“持久战”,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管控污染物排放总量,才能使雾霾污染不再加重,才能有蓝天白云,才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